米乐mAPP官网登录吃不起了!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价格上涨明显感冒发烧、消炎止痛,日常生活中,人难免会有些小毛小病,跑药店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。但是,很多消费者却发现一个“怪现状”——很多常用药甚至保健品都涨价了!
“药确实比以前贵了,就拿这盒三九感冒灵来说吧,以前也就10块钱左右,现在17元。”北京西城区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张女士说。而在北京丰台区的一家药店,上述品牌感冒灵更是卖到20元。
不只是感冒药,保健品维生素也出现了涨价。像某品牌的一款维生素,之前一瓶才120多元,现在已经涨到148元了。
几个月前,兰州佛慈制药就发布了涨价公告称,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,决定自2018年3月1日起,对浓缩丸、大蜜丸、水丸、口服液、胶剂、颗粒剂、片剂等多种剂型的100多个产品进行全线月,吉林敖东也下发通知称,自2018年9月15日起,其产品安神补脑液10ml*10支规格的零售价格将调整为32元/盒。据了解,在此之前其零售价在25元左右,涨价幅度接近30%。
无独有偶,11月2日,太极集团发布《关于藿香正气口服液调价的公告》,宣布自11月1日起,公司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平均上调11%。同时,将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终端零售价进行调整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,包括三九胃泰、黄连上清片、强力枇杷露等产品都有提价现象。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的“上海市2018年第二批常用低价药品挂网采购未公布药品情况说明”,来自兰州佛慈制药、山西汾河制药、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等30余个常用药被认为涨幅过大。其中,兰州佛慈制药有6个产品赫然在列,分别为板蓝根颗粒、保和丸、健脾丸、龙胆泻肝丸、香砂养胃丸、天王补心丸。
目前新版GMP(一套适用于制药、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)的施行,倒逼药品生产厂家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,确实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。
与此同时,行业监管的不断升级,如2017年国务院印发“十三五”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“十三五”国家药品安全规划,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,使得监管部门对中药材质量监管趋于严格,抽检和跟踪成为常态。为保证药品合乎规范,众多中成药生产企业倾向于购买更加品质更好的药材、甚至自建生产基地,这使得药材质量提升的同时,在需求充足的情况下,价格也随之上涨。
有位资深行业人士就指出,“与西药相比,中草药的种植、提纯和研制,需要大量的人工,中成药的生产加工环节更为复杂,再加上包装材料和运输成本的提高,成本的增加也是必然的。米乐mAPP官网登录”
气味难闻、米乐mAPP官网登录污染环境是很多人对于药厂的印象。但随着国家对制药环保问题日益重视,不少药企斥巨资进行改造,以达到环保要求,其中一些则面临关停、兼并的局面。
据《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》显示,截至2015年11月底,全国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是5065家。而截至2017年11月底,全国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只有4376家,两年时间减少689家。
药厂数量的减少,导致药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降。个别企业在这一过程中,取得了对某些原料药生产的垄断地位,并借机提价,推动了药品价格上涨。
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李青曾介绍,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,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,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,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。
特别是现在原材料垄断已经成为一种风气,有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达七八十倍的情况下,制剂企业只能选择提高药品价格或停止生产止损。最终上涨的费用都会转嫁到医保费用和患者支付上。
太极集团此前就表示,鉴于今年霍香正气口服液主要原料苍术等原、辅、包材价格持续上涨,为缓解公司成本持续上升压力做出涨价决定。
“人吃五谷杂粮,焉能不得病”。相比药企认为提价幅度影响很小,作为生病必需品的药品价格的上涨,也影响到很多患者的用药。民众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现状反应也比较激烈。
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李女士目前在儿子家照顾孙女,因为孩子体弱,经常会跑药店买些药品。也反映一些小孩吃的止咳药和感冒药都涨价了。
居住在海淀的赵女士也吐槽,“不知道是不是北京的药价特别贵,去年我在老家买的感冒药也就9块钱,这里买要20块。”
不过,药价的上涨却让一些股民回忆起2017年年中至今年年初,维生素上涨所推升的“维生素行情”事件。在原料涨价的推升下,相关维生素药品也大幅涨价,维生素板块指数从2017年年中的1150点左右一路飙升至2018年初的1700点上方,米乐mAPP官网登录涨幅接近50%,而同期沪指涨幅还不到20%,维生素板块走势大幅跑赢大盘。
有业内人士据此指出,在当前整体低迷的时候,药品原材料的涨价,也可能使药企迎来业绩的提振,医药类防守板块或许有望体现出价值。